海安鄉村示范村,先進村實施 |
來源: 點擊數:1956次 更新時間:2021/3/25 10:36:25 |
關于培育全市鄉村振興示范村、先進村的 實施意見(試行) 為認真貫徹落實《關于培育全市鄉村振興示范村、先進村 的意見(試行)》(通辦〔2020〕104 號)文件精神,打造一批 彰顯海安特色的鄉村振興示范,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,引 領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。現就培育我市鄉村振興示范村、先進 村提出如下意見: 一、總體要求 (一)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 中全會及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會議精神,按照南通市鄉村振興 示范村、先進村培育工作要求,以鄉村規劃為引領,因地制宜 打造具有海安特色的農業基礎設施、農業經營方式、農村主導 產業、鄉村休閑旅游等方面的綜合示范,高水平、高標準引領 鄉村建設,推動農業高質高效、鄉村宜居宜業、農民富裕富足。 (二)目標任務 2021 年,全市培育 15 個鄉村振興示范村,35 個鄉村振興 先進村(其中產業興旺類、生態宜居類、鄉風文明類、治理有 效類、生活富裕類各 7 個),年內確保建成南通市級鄉村振興 示范村 8 個,南通市級鄉村振興先進村 8 個,包括產業興旺類、 生態宜居類、鄉風文明類、治理有效類、生活富裕類五個類型。 到 2025 年底,全市建成 20 個以上鄉村振興示范村;50 個 以上鄉村振興先進村,其中產業興旺類、生態宜居類、鄉風文 明類、治理有效類、生活富裕類各 10 個以上,形成符合市域特 點的可推廣、可復制的典型和經驗模式,確保鄉村振興建設成 果可觀可感。 二、培育重點及舉措 (一)夯實生態基礎,提升宜居水平。生態宜居是鄉村振 興的基礎,鄉村振興示范村、先進村是展示海安鄉村振興成果 的“第一窗口”,要充分體現美麗宜居建設要求、彰顯田園鄉 村特色。鄉村振興示范村、先進村全部村域內無殘垣斷壁、破 敗廢棄房屋,無閑置宅基地和住房;村莊風貌整潔,村口等重 要節點和公共場地有本村特色標志;廣告、店牌設置規范,房 屋及院墻外立面整潔協調;農房建設管理規范,新增房屋高度、 面積符合規劃、無新增違法用地建房。鄉村振興示范村、生態 宜居先進村因村制宜編制實用性村莊規劃,合理布局鎮村空間、 產業發展、農田保護等基礎設施配置,實現村莊布局優化完善、 村莊整治合理安排。引導適度集聚。堅持試點示范先行,優先 在示范村、先進村開展農民集中居住試點,將農村人居環境整 治、國土空間全域綜合整治、農民住房條件改善等工作高度集 成到試點小區。提升人居環境。示范村建成三星級美麗農村路, 先進村建成二星級美麗農村路。全面治理水環境,消除黑臭水 體,因地制宜集中或分戶處理污水,生活污水治理覆蓋率達 70%。 完善生活垃圾分類體系,有效處置農業廢棄物,普及無害化衛 生廁所,消除露天旱廁,建設農村公廁。塑造人文景觀。大力 推進村莊綠化,開展美麗庭院建設,建成公共綠地或小游園, 提高村莊綠化覆蓋率。保護好傳統村落和建筑、古樹名木等鄉 愁資源,建設省級綠美村莊,打造具有村域特色的鄉土旅游景 點。 (二)做強特色產業,提高農業質效。產業興旺是鄉村振 興的關鍵。調優結構、提升品質、促進融合,走出一條村域特 色產業發展新路。加快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。依托南通市蛋雞、 稻米、漁業產業聯盟落戶海安的契機,各村結合實際,充分挖 掘特色,重點發展 1 個以上特色主導產業,形成一批規模化、 集群化的各具特色的村域產業。提高優質中強筋小麥、優質水 稻種植占比達 90%。立足稻米、蠶桑、禽蛋、蔬果、水產等特色 優勢產業,發展農牧結合生態循環農業,各村形成特色鮮明、 錯落有致的“一村一品”特色產業,并至少培育 1 家農業龍頭 企業。發展綠色生態農業。實施品牌強農戰略,開發綠色食品、 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產品,各村爭創 1 個以上農產品品牌。 提升高標準建設內涵,集成農村人居環境、高效節水灌溉等現 代農業基礎設施統籌規劃、同步實施、高標推進。探索配套尾 水回收、農田智能化控制與管理設施,創新從育苗、栽種、智 能化管理、無人機噴施農藥與化肥、烘干中心與糧庫、糧食一 體化加工等模式。實施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、 特色產業農機化技術推廣、農業“宜機化”作業條件提檔升級 等行動,全面推動農機化向“兩全兩高”轉變。推進一二三產 融合發展。各村圍繞主導產業,引導村內龍頭企業、種養大戶、 合作組織在示范村、先進村開設農產品網店,增加入駐“尋味 海安”農場和農業企業。重點打造里下河“水之韻”、老壩港 “海之味”、高沙土“鄉之情”、環城區“綠之閑”休閑觀光 農業區,建設休閑農業精品村。推介一批鄉村休閑旅游景點精 品線路。引導有條件的村建設中小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。豐 富“中國海安河豚節”“白甸捕魚節”等節會內涵,促進農產 品加工流通、保鮮冷藏、鄉村旅游、休閑農業、農村電商等全 產業鏈價值提升。 (三)培育文明鄉風,弘揚崇德風尚。育新型農民、建文 明鄉村。突出鄉風文明建設。在示范村、先進村全領域深化改 革,提升農村現代化管理水平,發展村級集體經濟,實現農民 富裕富足。示范村、先進村社會主義價值觀群眾知曉率不低于 90%。深化示范村、先進村“文明家庭”“最美家庭”“誠信家 庭”創建,村級文明家庭入選率不低于村總戶數的 80%。示范村 要率先完成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示范點工程建設。積極 打造待人熱情友善、鄰里和睦相處、村民講衛生、不隨地吐痰、 亂扔垃圾的新型農村社區。推動農村治理現代化。打造示范村、 先進村“黨支部工作名片”,優化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 設,五星級村黨組織覆蓋率 100%。按照“一區域一特色、一支部 一品牌”思路,通過路牌指引、電子導航等多種形式,把村域 內的各類黨建示范點、黨群服務中心、黨建主題公園、“黨小 組之家”等串點成線、連線成面。完善“大數據+網格化+鐵腳 板”工作機制,加強示范村、先進村重點單位、中心集鎮安防 建設,提高攝像設備高清化、智能化比重。發揮黨群服務中心、 綜治中心、網格辦等平臺作用,加強法治宣傳,推進規范化服 務,定期開展普法主題活動,引導農民依法表達訴求、解決糾 紛、維護權益。注重發揮鄉賢、道德榜樣的示范作用,用好人 大代表工作室、“有事好商量”協商議事室等平臺功能,引導 農民崇德向善。 (四)拓寬收入途徑,實現富裕富足。推進鄉村全面振興, 落腳點是提升村民生活水平。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,在示范村、 先進村開展“政經”分離試點,探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 能改革,實現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對農戶分紅。盤活村級閑置資 產,多渠道增加村集體收入。加大村級二三產項目招引力度, 提升稅收分成獎勵收入,確保示范村、先進村村營收入超 150 萬元。用足“百企聯百村 共走振興路”行動成果,確保各村企 項目聯建率 100%,項目落地率 100%。拓展農民增收空間。改善 提升農村基礎設施,建好高標準農田,加大土地流轉力度,助 力農民增收。突出項目帶動,村黨組織舉辦帶動群眾致富的項 目,吸引鄉賢支持本村發展。大力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及認 定,提升村民致富本領。農民實現充分就業,村內勞動力就業 率 95%以上,轉移就業率 85%以上。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 全區平均水平 10%以上。完善農村社會保障,基本醫療保險覆 蓋率 98%以上,養老保險參保及待遇領取實現全覆蓋。 (五)提升建設標準,全力確保質量。鄉村振興示范村、 先進村是全面推動鄉村振興的關鍵步驟,必須堅持高標準開局、 高水平推進、高質量落實。認真學習蘇北、蘇南等農房改善、 集中居住、污水處理、農村改革等方面先進經驗,努力提升建 設標準,不斷縮小差距。各區鎮、街道、有關部門、村對照南 通市建設標準,結合實際,用高于建設標準的要求,謀劃發展 方向,確保塑造特色鮮明的撬動鄉村振興全局的硬核鄉村。 (六)科學統籌謀劃,形成梯次結構。統籌資源,構建“市 抓統籌、鎮級主責、村級落實、群眾參與、社會共建”的協同 建設機制,凝聚鄉村振興建設合力。準確把握鄉村振興內涵, 遵循鄉村發展規律,充分利用各村現有鄉村振興成果,對照建設 標準,科學謀劃,排定每年示范村、先進村培育對象,按照首 創必成的要求,分別建立示范村、先進村梯次發展結構,形成 后備村向先進村、先進村向示范村持續流動的鄉村建設良好局 面。 (七)務實創新舉措,加快推進進度。鄉村振興示范村、 先進村建設期較短,在招投標、行政審批等工作流程中因地制 宜、因村施策、創新探索、穩慎推進。以創新的思維和方式, 精簡流程、提高效率,發揮探路引航作用。在盤活土地資源、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、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、建設美麗宜居鄉 村等方面,推出一批可借鑒、可復制、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做法。 準確把握培育示范、先進的目標要求,逐村建立項目清單,著 力推進農民相對集中居住、生態治理、風貌提升、產業培育等 重點項目建設,圍繞目標節點,排定建設計劃,形成 “一村一 清單”,鎖定目標、鎖定項目、掛圖作戰,實行目標化管理、 項目化推進、責任化落實,穩步推進鄉村振興示范村、先進村 各項工作落到實處,確保示范村、先進村培育工作走在南通前 列。 三、實施步驟 (一)確定名單。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每 年 12 月底前組織申報。申報村要嚴格按照建設要求,提供建設 方案,明確建設內容、項目、資金籌集方案、土地利用方案和 建設周期,向所在區鎮、街道提出申請,區鎮、街道擇優向市 申報。申報示范村、生態宜居類先進村的,應同時提供設計方 案。市農業農村局、住建局、宣傳部、政法委分別牽頭對區鎮、 街道報送的名單進行篩選,確定示范村、先進村名單,由市委 農辦報市委、市政府審定申報的南通市級培育村名單和市本級 培育村名單。 (二)實施建設。建設期限為一年。1 月底前,初步確定鄉 村振興示范村、先進村培育名單;2 月底前,完成多規合一的實 用性村莊規劃及鄉村振興示范村、先進村建設方案編制;3 月底 前,完成項目論證、報批、招投標等;4 月底前所有項目開工; 8 月底前,建設項目基本完工并取得明顯成效;9 月底,市全面 推進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對照示范村、先進村評分標準, 逐村組織項目驗收和自查評估;11 月底前,組織示范村、先進 村典型經驗總結;12 月底前,確定下一年度擬培育先進村、示 范村名單,制定下一年度建設目標、方案;完成下一年度項目 論證、報批、招投標等工作。 (三)資金獎補。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將確 定的鄉村振興示范村、先進村培育名單報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領導 小組審定后,下撥 30%市級獎補資金;三季度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各村建設情況進行評估,評估結果良好的,經市 領導小組審定后,下撥 30%獎補資金;通過領導小組辦公室評價且 得分在 90 分以上的村,下撥 40%的獎補資金。未達標的,限期整 改到位,后再撥付。 (四)年度復評。各級鄉村振興示范村、先進村實行復核 評價,動態管理,復評不達標的,退出培育名單。評價周期 3 年。 四、強化保障 (一)加強組織領導。建立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領導小組。 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,市委副書記、政法委書記、宣 傳部部長,市政府副市長任副組長,市相關部門及各區鎮、街 道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。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委農辦、農業 農村局,負責日常工作。成立五個指導組,分類指導推進工作。 產業興旺指導組由市委農辦、市農業農村局牽頭,生態宜居指 導組由市住建局牽頭,鄉風文明指導組由市委宣傳部牽頭,治 理有效指導組由市委政法委牽頭,生活富裕指導組由市委農辦、 市農業農村局牽頭。鄉村振興示范村、先進村評審、督查、成果 認定、年度復評等工作由市委農辦牽頭組織實施。建立掛鉤聯系機 制。實行市領導掛鉤聯系村制度,在南通市掛鉤聯系示范村基礎 上,確保南通市級示范村、先進村落實一名市委常委、一個市 級部門掛鉤;海安市級示范村、先進村由一名市領導、市級部 門掛鉤,全面包干鄉村振興示范村、先進村培育工作,確保高 質量完成南通市下達的培育任務。明確責任主體。鄉村振興示范 村、先進村培育實行“市抓統籌、鎮級主責、村級落實”的建設 機制,各牽頭部門負責協調、統籌有效資源注入鄉村振興示范 村、先進村創建中,各責任部門對照建設標準負責指導、規范 各示范村、先進村培育工作,各掛鉤部門發揮職能優勢積極爭 取資金和政策扶持,各區鎮、街道負責鄉村振興示范村、先進 村各項規劃、設計內容的全面落實到底,各村按照建設方案、 建設進度不打折扣全盤推進。 (二)強化要素保障。一要加大資金整合。高標準農田、 “四好農村路”、綠美村莊建設工程、新型合作農場等項目和 資金優先安排在鄉村振興示范村、先進村。市財政按每個示范 村 300 萬元以上、先進村 100 萬元以上的標準安排專項獎補資 金。年終在南通市排名前 3 名、前 5 名、前 10 名的示范村分別 獎勵 80 萬元、60 萬元、40 萬元;年終在南通市排名前 3 名、 前 5 名、前 10 名的先進村分別獎勵 30 萬元、20 萬元、10 萬元。 市級出臺專門的資金管理辦法,確保資金?顚S谩l揮實效。 各區鎮街道也要出臺政策,安排鎮村級專項資金并吸引社會資 金共同支持鄉村振興示范村、先進村建設。二要保障用地需要。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年度用地指標總量中,給每個示范村和 先進村安排一定額度,探索建立“先用、后還、再用”的用地 指標良性循環機制,確保項目建設不因工地問題受到阻滯。鼓 勵實施土地整理、破敗建筑物及高標準農田項目區內零星建筑 物拆除,以及農村公共空間治理釋放的用地指標除市級統籌外, 全部用于鄉村振興示范村、先進村的打造。三要加強村級力量。 各區鎮、街道要加強示范村、先進村“兩委”班子建設,提高 村黨組織領導力、凝聚力、向心力,培養有較強戰斗力和執行 力的村干部隊伍。 (三)嚴格督查考核。各掛鉤聯系市領導要深入農村,每 月至少到掛鉤聯系村一次,開展實地督查指導,幫助協調解決 問題。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會同各指導組, 開展季度督查。市委、市政府組織召開季度點評會。納入星級 村評比。將鄉村振興示范村、先進村創建工作列入星級村評比, 通過南通市驗收的示范村,當年定為五星級村;通過南通市驗 收的先進村,加 10 分。市本級培育的示范村、先進村通過驗收, 分別加 10 分、5 分。次年復評不達標的,當年星級村評比降低 一檔。納入區鎮、街道“富民強村杯”考核?偡謾嘀 12 分, 另設年度加分 8 分封頂。納入區鎮、街道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責 任書考核。依據各區鎮、街道“富民強村杯”年度綜合得分, 第一名計 5 分,第二名及以后名次,以年度綜合得分除以第一 名得分×5 分的結果計分。納入部門績效考核。 |
【刷新頁面】【加入收藏】【打印此文】 【關閉窗口】 |
上一篇:微型調焦頭燈在應用中的廣泛性 下一篇:海安市政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|